显微镜结肠炎怎样预防 显微镜下结肠炎,包括胶原性结肠炎和淋巴细胞性结肠炎,主要影响中年人和老年人,胶原性结肠炎以女性更常见 MC(显微镜结肠炎)是发达国家常见慢性水样腹泻的原因之一,然而在我国无论是普通患者还是临床医生都对它比较陌生,多数腹泻都被归因于感染。 显微镜下结肠炎(包括胶原性结肠炎和淋巴细胞性结肠炎)患者表现为慢性水样腹泻,该病与女性、高龄及包括乳糜泻和甲状腺疾病在内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加拿大学者进行了一项队列研究,结果证实了前述危险因素确实存在,并发现肿瘤病史也是显微镜下结肠炎的危险因素之一。 因此,建议对慢性水样腹泻患者,特别是中、老年妇女在进行鉴别诊断时考虑到本病。
目的 通过检测显微镜下结肠炎(MC)(胶原性结肠炎与淋巴细胞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IBS)与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黏膜(相同部位组织)表达IgG、IgM及IL-8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从而研究MC发病机制中免疫因素和炎症因子所起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对符合诊断标准的32例MC患者、对照组71例IBS患者及38例UC患者肠黏膜IgG、IgM进行检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MC组肠黏膜IgG、IgM显著增高,与IBS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与U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C组血清IL-8与U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IBS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MC的发病机制中,免疫调节功能异常可能为主要因素,而炎症不是引起MC的主要原因.
显微镜结肠炎(MC)是一种以慢性水样腹泻、结肠镜下结肠黏膜正常而病理学检查在显微镜下可见特异性改变的一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胶原性结肠炎(CC)及淋巴细胞性结肠炎(LC)两个亚型。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目前腹泻的主要病因仍为感染,本病少有报道。
MC以中老年患者尤其是女性多见,以慢性或间断性水样腹泻为特点,可有夜间腹泻。腹泻程度与肠黏膜的炎症程度相关。多数患者可伴有腹痛、腹胀和轻度体重减轻,极少出现脱水。无发热、呕吐或便血,如果出现应考虑其他诊断。大便常规化验检查可见有白细胞,红细胞沉降率加快,抗核抗体阳性。内镜检查结肠黏膜正常或仅有红斑、水肿等非特异性改变。
MC治疗首先应停止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咖啡、酒、奶制品及其他可以加重腹泻的药物或食物。非特异性抗腹泻药物如易蒙停、地芬诺酯为第一线药物;无效可口服次水杨酸铋;5-氨基水杨酸和柳氮磺胺吡啶也有效。皮质类固醇如布地奈得可用于5-氨基水杨酸治疗无效且排除其他疾病的患者。布地奈得疗效可靠,患者耐受性好,但停药后容易复发。激素无效或依赖者可用免疫调节剂如硫唑嘌呤、氨甲蝶呤、环孢素。抗生素对部分患者有效,但停药后亦容易复发。
本文显微镜信息转载于http://www.xianweijing.org/显微镜百科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