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光学或电子显微镜检验金属表面的磨损特征
钢对钢
经退火的工具钢在硬工具钢上滑动,在产生分离前,
金属的迁移薄膜被氧化,其产生磨损碎屑的速度,
取决于钢的氧化速度。这是与黄铜对钢的磨损时不同的。
它们形成松散碎屑的速度,取决于销子对圆盘的金属迁
移的频率。然而,对于钢的摩擦副,其磨损碎屑的形成,仍
然是一个分阶段的逐步形成的过程。金属磨损的这种方式,
也已被阿查达和海斯特所证实。工具钢的销子,在相同材料
的圆环上滑动时,其磨损的过程,可以用放射性跟踪技术加
以探明和用光学或电子显微镜作表面的检验。开始滑动时,
销子失去的重量,刚够去和圆盘形状跑合。随后,从销子到
圆盘就有很高速度的金属迁移,其淀积的密度随滑动距离
的增加而增加。当销子与痕迹的宽度研配,并使软销到硬盘上
金属迁移层密度下降时,即出现了转变时期。到了这个阶段,
销子磨损很快,接着圆环上金属的磨损,也急剧增加。当金
属迁移和磨损两者速度都达到了常数值时,该系统即出现平
衡状态。一般在1 0000到20000转之后,就达到这种平衡状
态,此后销子与圆环的磨损率趋于相等。
较初的碎屑,是由淀积在圆环上的金属分离物所形成,
在这个阶段时,颗粒是较大的。因为,此时外载荷被少数几
个有关联的接合点所支承。继续滑动后,结合点不断增加,
金属的迁移和磨损也持续下去,但是碎屑大小的发展却变得
缓慢了。到了较后阶段,似乎处在一个不同的机理,虽然金
属的迁移仍然存在,但是磨损的过程好象与它无关,而碎屑
的高度大于作为支承的钢的粗糙微体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