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样及孔隙铸体砂岩次生孔隙计量岩石显微镜的应用
分析方法
为了详细分析砂岩次生孔隙,应该采取下述步骤:1、辨认存在
的次生孔隙;2、鉴别存在的次生孔隙的结构类型;3、确定次生孔
隙结构产生的原因,和以后在结构上的所有变化;4、查明次生孔
隙的丰度,以及共存的原生孔隙的丰度和结构;5、确定随后对砂
岩产生影响的成岩变化次序,标距包括对原生孔隙的变化以及次生
孔隙生成和变化的影响。
有时,孔隙随地层的分布可以表明其次生性,例如,一个孔隙深
度图可能在经过大段孔隙逐渐下降之后,于深处又出现突然增加的
现象。
偶尔用肉眼,或借助放大镜。立体显微镜可看到次生孔隙的直接
证据,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直接证据只能通过更先进的观察方
法来获得,通常在好的岩石显微镜下,运用前面提到的标示,检查
几十个薄片,即可发现存在的次生孔隙,因为地一个薄片上可以包
括的岩屑数目,较多可达50个,这样就可表示一个砂岩层段的整个
岩性系列。
常规岩石显微镜有时不能确切确定某些砂岩的次生孔隙,在这种
情况下,可用阴极发光显微镜、x-光照相、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显微
探针来检验次生孔隙。
如果大量孔隙和其它结构的大小不到10微米,那么,就需要用扫
描电子显微镜对岩样及孔隙铸体进行研究。
为了确定次生孔隙结构产生的原因,需要将次生孔隙已得到充分
发育的样品,与次生孔隙刚刚发育的样品,以及没有任何次生孔隙
的样品,在岩石学方面进行比较,除去岩石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
镜外,还常常用阴极发光显微镜和显微探针分析研究岩样和孔隙铸
体,在研究溶解孔隙时,人工孔隙铸体与天然孔隙铸体比较将是很
有用处的,人工孔隙铸体靠用酸处理含有可溶组分,但缺乏次生孔
隙的样品而获得。
在没有大量原生孔隙的砂岩是,通常次生孔隙是可以识别的,
但是对既有相当数量原生孔隙,又有相当数量次生孔隙的砂岩,则
常常很难估计每类孔隙的相对丰度,特别是当原生和次生孔隙都占
很大比例时,更是如此,在这种情况下,较好研究相同原生岩性砂
岩中的原生孔隙结构,以及相同压实程度但没有次生孔隙砂岩中的
原生孔隙结构,以作为比较,有时,只能确切鉴别一部分孔隙是原
生的还是次生的,其余一部分孔隙的成因则无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