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金相显微镜观察测试的构件表面拉伸裂纹
关于齿轮的疲劳破坏机理,根据在疲劳过程中观察齿根
圆根处的组织变化,测定残余应力并进行分析,已经清楚了
的几点可以归纳如下。
(1)当负荷大于疲劳极限时,压缩侧发生(晶格)滑移带
和裂纹都比拉伸侧早。发生在压缩侧的裂纹其扩展速度比在
拉伸侧滞后发生的裂纹扩展速度小得多,因此,疲劳破坏是
由滞后发生在拉伸侧上的裂纹所支配。
(2)当负荷等于疲劳极限时,只在压缩侧产生裂纹,这
种裂纹扩展到某种程度,在某一循环次数之后就停止扩展,
变成所谓的裂纹停留。
(3)负荷小于并接近于疲劳极限时,在拉伸侧上用倍率
为400的金相显微镜看不到(晶格)滑移带,但在压缩侧上发
生(晶格)滑移带。然而,在两侧都不发生裂纹。 ’
(4)由于负荷的作用,在压缩侧产生残余拉伸应力,在
拉伸侧产生残余压缩应力,齿根圆根处的应力作用状态可以
看作是局部的交变弯曲状态,由于这些残余应力值随着循环
次数的增加而变化,所以在现阶段明确地表明残余应力对疲
劳极限的影响是困难的。
(5)根据这些实验结果,在一个方向上加上负荷,然后
在某一循环次数之后再在反方向加上负载时,完全可以设想
疲劳极限会降低。
如前所述,由于齿轮的弯曲疲劳破坏机理很复杂
印痕法的测试技术
与回弹法一样,所测试的构件表面,较好是选用紧贴模板的
侧面。混凝土的表面必须平整而干燥。构件在不小于300
千克力的作用下,沿重锤运动方向应具有足够的弯曲刚度,以避
免构件局部位移而出现冲击能量降低的情况。
结构中需进行混凝土测强的部位,其尺寸应为20×20厘米左
右I并应用磨光石或金刚砂轮打磨,以清除拆模后粘在混凝土上
的水泥浆和其它杂物,同时刷除粉尘。
在测试部位选取测点时,应注意不得选在粗骨料附近,或气
孔较多和有孔洞的部位。
测点应选取10-12个,测点距构件边缘的距离至少应为4一5
厘米,测点间的距离至少应为2厘米。
为了测得精确的印痕,建议在混凝土表面涂以白色或靛青色
等颜料,并用侧光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