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金钢种不同和用途及尺寸热加工金相显微镜
影响低合金钢蠕变强化的因素
相当复杂,尤其是固溶效应和颗粒弥散度这两种基本因素的
消长变化情况更是这样。在蠕变过程中,当固溶体分解,晶内
析出细小弥散颗粒时,主要强化机制便从固溶强化转变为沉
淀强化。晶内沉淀在位错上形核的情况下,沉淀发生前,提
高位错密度可以使颗粒细化,并使蠕变强度提高。这种情况
可以出现在加荷时初始应变高的场合下或通过热处理使钢转
变为针状而非多边形显微组织而引入较高的位错密度时。在
后一情况下,合适的位错密度可以通过上贝氏体组织及粒状
贝氏体的形成来获得。在更低温度下相变时所引入的过高位
错密度在蠕变中是不稳定的。
在高温下长期热强性的提高,不是取决干抗过时效的沉
淀颗粒的存在,就是取决于置换强化元素保持在固溶体中。
在严重过时效的组织中,由交互作用固溶强化所产生的高蠕
变强度是不能实现的,因为它所需要的置换和间隙溶质水平
在固溶体中不能同时保持。
由于同一钢种因使用温度不同和用途及尺寸不同,在使
用过程中组织变化情况,从而强化机制的相应改变情况也有
所不同,因此对钢的成分配比和热处理制度均应分别不同情
况做出适当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