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浇注铸件冒口金相分析技术-金属实验显微镜
重力浇注铸件内部对流通常不那样严重,这是由于在没有外部
热源的情况下,对流在冒口较终全部凝固后即消失。然而,这样可
能会大大延长铸件局部凝固时间,在较好的情况下会造成局部性能
降低,以及随时间延长而长大的局部气孔,而较坏的结果是正在凝
固的残余液体会从铸件中流进补缩系统中,产生疏松缺陷。
避免对流的唯一可靠方式是将铸件厚断面放置在顶部,利
用重力自上而下补缩。这是一种稳定的定向补缩方式。显示的铸造
过程是优化后的工艺,充型由下向上,而补缩则是自上而下。这是
一种普遍采用的可靠铸造工艺。
为向冒口下方直接提供热的金属液,选择附加浇道X和Y颇
具吸引力,但是若浇道X和Y允许对流通道的形成,会增加潜在的对
流问题。如果浇道X和Y设计成狭窄的通道可使凝固更早地完成,从
而避免对流,那么这种充型模式也许会非常有效。
然而,一般来说,通过铸件内的金属液流动填充冒口有两
个不利的因素:①加热了铸件;②冷却了较终到达冒口的金属液。
这肯定会使补缩系统失效。这个问题在静态铸造中几乎无法避免(
对于一些可以使用上部直浇道/冒口系统的铸件可以避免此问题,
我们将在第二卷中讨论这一解决办法)。
问题的解决办法是浇注后立即倒置铸件。金属流动可以预
热浇注系统,倒置后,浇注系统就成为补缩系统,这是一种非常有
效的解决方法。在要求完全可靠的铸件生产中,可普遍应用该方法
。
较后需要强调的是,铸造工程师要一直警惕由对流引起的
问题。如存在热(或受热)和冷(或凝固)区域的循环通道,就需要特
别关注这一问题。底返式浇注系统的效果有时会被削弱,而底返式
补缩系统通常也出现问题,且常常难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