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岩储层的识别、描述及特征-成岩孔隙度类型
碳酸盐岩储层的识别、描述及表征
胶结作用减少孔隙通常可以利用胶结作用地层学的切割关系来辨
别。例如,围绕颗粒格架的等厚镶边胶结可能是第一期胶结作用,发
生于海水潜流带。进一步降低孔隙度的向心的粗胶结物可能发生在早
期胶结之后。较后,残余的有效孔隙可能被形成于深埋环境的镶嵌结
构的胶结物充填。所有这些胶结物可能被充填矿物的裂缝或者外来的
深埋胶结物切割。
外来矿物胶结物以及充填矿物的裂缝是新的渗透性优势通道形成
的很好的标志,因为这些通道导致矿化流体向上运移。这类外来流体
通常与烃类运移相关,并且这些渗透性优势通道通常是形成于其他成
岩事件之后的裂缝识别成岩作用引起的减少的孔隙
判断引起孔隙度降低的因素是胶结作用、压实作用还是重结晶作
用通常很容易,但是判断储集岩较终形成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经历了多
少期成岩作用却是不易的。多期成岩作用包括在很长时间内的多种类
型的改造作用,尤其当早的期次被晚的切割后,解释储层被改造后具
有综合特征的孔隙的成因和空间分布具有挑战性。分析使孔隙度降低
的成岩作用的很多方法与分析使孔隙度增加的成岩作用的方法相同。
也就是,工作链条中的第一条是判断孔隙是纯成岩作用的还是成岩作
用和沉积作用或者裂缝孔隙的混合。
成岩作用和沉积作用混合的孔隙度类型可以通过成岩类型(胶结
作用、压实作用、交代作用或者重结晶作用)和沉积相的对应关系来
判断。判断成岩作用导致的孔隙损失可能相对容易。不容易的是判断
哪种或者哪几种成岩作用对孔隙的减小程度较大以及埋藏过程中这种
或者这些成岩事件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在沉积特征占主导的混合孔隙
类型中,岩石学特征更多地反映沉积特征而不是成岩改造作用,因此
它对追踪哪些地方因为胶结作用、压实作用、重结晶作用或者交代作
用而导致沉积孔隙度减少时就不显得那么重要了。另一方面,在研究
成岩特征为主的混合孔隙类型时,重要的是分析成岩作用的类型、成
岩环境以及改变原生沉积孔隙几何学特征的每一期成岩事件的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