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不同的菌对于紫外光-菌株实验显微镜
各种不同的菌对于紫外光的敏感度不一样,也就是说,不同的菌对
于诱变所需的照射剂量是不同的。紫外线的照射剂量可以相对地按
照灯的功率、照射距离和照射时间来决定,也可根据照射后细菌死
亡率来决定。一般紫外光灯是用15瓦,距离为30厘米,照射时间不
少于10一20秒,也不长于10—20分钟为宜。为准确起见,照射前应
先将灯打开20分钟进行预热,然后再行处理。
“可见光”能够激活某些酶,将照射后受损伤的DNA部分进行
修复,故可见光对紫外损伤有复活及消除作用。因此,整个照射过
程应在红光或暗室中进行。照射完毕,应将盛菌液的器皿用黑纸包
好,在黑暗条件下培养24小时后,再进行分离。也有人将紫外光及
可见光交替处理菌液,反复数次,较后将菌在黑暗中培养24小时进
行分离。据说这样可以提高诱变效率。
通过诱变可以产生营养缺陷型。营养缺陷型是在营养上表现某种缺
陷,因此必须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有机营养成份才能正常生长的变
异菌株,其变异前的原始菌株就称野生型菌株。 ·
营养缺陷型菌株不论在生产实践还是科学实验中都有重要意义
。在生产实践中,它可作为杂交育种的手段和作为发酵核苷酸、氨
基酸等中间代谢产物的生产菌株;在科学实验中,它们既可作为氨
基酸、维生素和核苷酸等生物测定的试验菌种,也是研究遗传和代
谢途径的重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