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样品微裂隙比微孔隙要大-矿相显微镜
微裂隙
微裂隙一般是指宽度小于100μm的裂隙,实际测量的宽度大多
为10~25μm,较小的宽度可为3~10nm。当地层中异常高孔隙流体
压力达到上覆静岩压力的0.7~0.9倍时(相当于静水压力的1.6
~2倍),在烃源岩中就可以产生张性微裂隙。由于泥质烃源岩的可
塑性较强,需要有很高的过剩压力,才能使其产生破裂,而当流体
排出、压力释放后微裂隙闭合,所以不易看到微裂隙。通过仔细的
观察发现很多微裂隙就是原来的构造裂隙,说明由应力差产生的构
造裂隙和由高孔隙流体压力产生的微裂隙,实际上在地下是很难区
分的,往往也是相互叠加相互影响的。一般说微裂隙比微孔隙要大
,而且曲折度小、比较平直,烃类运移所受到的毛细管阻力相对也
较小。泥质岩的裂缝渗透率可达30mD,能大大提高泥质烃源岩的排
烃效率。如果说烃类的生成是产生异常高压和微裂隙的重要原因,
而微裂隙又是初次运移的重要通道,说明生烃和排烃这两种作用必
然是一个连续的地质过程。看来,这种天然的内在联系也完全附合
自然规律
初次运移是油气运聚成藏的源头,初次运移能否发生,其强度
如何是直接关系到油气资源评价和油气勘探的头等大事。但是油气
如何能从细粒的泥质或灰泥质烃源岩中排出的问题,却一直困惑着
物理学家和地质学家。
由于初次运移主要是发生在地质过程和地下深处的作用,很难
进行直接观察,也很难在实验室中进行地下条件的物理模拟,可以
说是“摸不着、看不见”,研究难度很大。目前人们主要从地质条
件出发,依据某些地球化学、地球物理的原理和证据,对初次运移
的机制进行推理,从而产生了不同学者、不同观点的各种有关初次
运移的“学说”。但它们到目前为止仍缺乏充分的证据又都存在一
些不能完全解释的问题,因此,这些“学说”目前也只能称其为“
假说”,在每种相态运移的“假说”之下又有各种不同的观点和条
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