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轧后带钢的显微碳钢和合金钢分析显微镜
热轧后带钢的显微组织的演化和力学特性的较新研究成果,包
括碳钢和合金钢.通过实验室和实际生产的结果比较,证明了冶金
特性预报模型的可用性。后面将介绍改进后的冶金特性预报模型及
其在碳钢轧制中的应用,并给出数值实例。
通常情况下,使用复杂的数学模型,离线开发冷、热轧轧制过
程压下规程,这些数学模型由力学、热及冶金模型构成。其目的是
使轧件获得较小和均匀的铁素体晶粒,正像Hall—Petch模型表明
的那样,这将使轧件的强度提高。尽管通过质量守恒(秒流量恒定)
将几个参数联系起来,但是这些参数的大小并不能随意选择。这些
参数包括:
·开轧温度;
·各道次应变量;
·各道次应变速率(严格极限内);
·机架间张力;
·机架间和轧后冷却速度。
工程师还需考虑这些与轧机和轧制能力有关的同定参数,压下
规程的设计者也需注意钢的化学成分。表面氧化层的厚度可通过除
鳞机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接触面摩擦力也可以通过润滑和冷却的设
计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Lenard和Pietrzyk(1993)给出一个数值
实验,在摩擦系数不影响低碳钢奥氏体晶粒尺寸的情况下,表面传
热系数越大,靠近轧件表面的晶粒直径越小,这与表面冷却速率大
的情况一致。
有数据表明粗轧轧制完成后轧件的冶金结构不影响之后轧制时
轧件的冶金行为,冈此这里仅关注精轧各机架的轧制及层流冷却的
冷却过程的设计。
影响轧件较终属性的冶金行为有硬化和回复两个过程,硬化过
程包括应变、应变速率和析出硬化;回复过程包括静态、动态或亚
动态回复和再结晶。硬化和回复依次受力学秆1热学行为的影响。
因此必须了解i个关键的温度:
·析出开始和结束的温度;
·再结晶开始和结束的温度;
·相变开始和结束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