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密砂岩黏士矿物微观结构特征分析显微镜
桥接
黏土矿物晶体垂直或近垂直于孔隙喉道壁面向孔隙中延伸,较
终可在孔喉中形成黏土桥接。较常见的是各种条片状、纤维状的自
生伊利石,它们在孔隙中形成网络状的分布。蒙脱石和混合层黏土
矿物也可在孔隙喉道处形成黏土桥。
在上述三种基本产状类型的基础上,不同的黏土矿物在孔喉空
间中分布更具有多种不同的特征。对川西某低渗透致密砂岩气层黏
土矿物的扫描电镜观察表明,其绿/蒙间层和蒙脱石主要以粒表薄
膜衬垫式赋存,主要形态有蜂窝状、网状、片状和絮状;伊利石广
泛分布于粒表和粒间,产状有片状、丝状、毛发状、桥节状等形式
;绿泥石主要分布于粒表,产状以分散式针叶状为主,其次叠瓦状
等形式;高岭石则主要以粒间充填的形式存在,呈蠕虫状、书页状
以及分散质点式。
低渗透致密砂岩黏士矿物的组合类型及其微观结构特征使得黏
土矿物在储层性质演变和储层损害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三节
黏土矿物对低渗透致密砂岩气藏特性的影响一、黏土矿物对孔喉
空间的充填和分割作用
在沉积成岩初期,砂岩颗粒之间一般具有较大的孔隙空间。随
着机械压实成岩作用进行,孔隙空间被逐渐压缩,颗粒与颗粒之间
逐渐由点接触向线接触和面接触过渡,形成较窄小的孔隙和喉道。
自生黏土矿物一般是在压实成岩作用以后的成岩过程形成,其物质
来源往往是由砂岩孔隙中的流体通过化学溶解、搬运和沉淀而得。
自身黏土矿物的形成是孔隙中的化学物质由溶液状态向结晶固态转
变的过程。因此,自生黏土矿物对储层较为直接的影响就是产生对
原有孔喉空间的填充和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