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无色透明物质如矿物质需用相衬显微镜
相衬显微镜
被观察的生物标本切片中,只有当标本的颜色(即透过光的波
长),亮度(即透过光波的振幅),与周围的封装物(介质)有明显区
别时,标本才能被人眼观察到。但实际上有一些微生物、活标本和
一些无色透明的物质如矿物质晶体,液晶物质等,处在均匀的介质
包围中,当介质和被观察物体具有完全相同的颜色、透光率或都无
色时,那么就会在显微观察时带来许多困难。较初,为了克服这些
困难,常常采用缩小孔径光栏,以求获得明显的反差方法,但这样
降低了物镜分辨能力。或者采取染色的方法使被检标本颜色、透光
率改变,再进行观察。但这种方法往往给有机生命体造成有害的影
响,有些细胞在染色中或在紫外光照射中会被杀死,使我们无法观
察到这些物质的活标本。对于不宜染色和使用荧光观察的物体,则
必须采取其他办法进行观察。
荷兰物理学家蔡尔尼克(Zernike)在20世纪30年代就发现,利
用物体及其周围介质的折射率、厚度的差别,让光线通过后,光波
的相位改变而发生光的干涉现象,可以获得物体清晰的像的轮廓。
他的这一发现,很快被应用到显微术上用以观察无色、透明的细菌
和活标本。根据这一原理,出现了相衬显微镜。
相衬显微镜是利用被观察物体与周围介质的光程之差进行显微
观察的一种显微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