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合金化钢加工工艺的微小变化检测显微镜
1)为了解释微合金化钢的组织和性能、成分和加工工艺之间的关系
,现已制订出一些很好的准则,其中,有些甚至是在定量分析的理
论基础上制订出来的。
2)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了一个复杂的体系,不能仅从
一些基本原理来使这种体系达到较佳化。因此,在寻求解决实际问
题时,系统的试验、回归分析和将变量参数化仍然是很必要的。
3)就微合金化钢的基本性能的应用而言,为了揭露矛盾和核算
成本、利润,系统分析将得到越来越多地应用。为了尽量把钢更有
效地用在较薄和较轻的部件上,钢在操作条件下承受的刚度和耐腐
蚀性(包括应力腐蚀和疲劳腐蚀)的限制将是不能忽视的。
4)因为再结晶和成核对化学成分和加工工艺的微小变化都很敏
感,所以只要炼钢和轧制操作有微小的差别,一个工厂跟另一个工
厂所得的结果就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每一个工厂或科研组用特定
方法得到的较佳结果,不能完全适用于其他单位。
1.控制轧制的自动控制
问:为了获得一系列特定的性能,控制轧制工艺的动态计算机
控制需要的控制方程式是否已经被验证过?在动态计算讥控制达到
比较理想之前,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解决?在实验室里或生产厂里,
现在是否有人在从事这样的控制工作?
答:作为决定材料一系列性能的在线非破坏性试验,我尚没听
到过有任何的重大进展。解决这样的问题,即使在加工过程中只涉
及材料和性能的有限范围,也将构成一个极其重大的技术进步,现
在就是静态的轧件也还没有解决。从显微组织和机械性能之间的相
互关系来看,有效的晶粒度是一个重要的变量,它作为确定晶粒度
的一种迅速的动态试验,则标志着向解决这个问题迈出了重要的一
步。
2.劈开和层状撕裂
问:在现有的结构中,对赞开和层状撕裂的作用还存在着一些
模糊不清的概念、层状撕裂是和夹杂物(如硫化物、氧化物和硅酸
盐)有关的,众所周知,层状撕裂是在实际的焊接构件中发生的。
然而劈开则是在冲击试验中看到的,并且通常都是在低温终轧的钢
中发生的。
是不是容易劈开的钢也容易损坏?为了不引起劈开是否在控制
轧制时应避免终轧温度过低了;
答:尽状撕裂这个词是用于层状纤维状断口的,在热轧扁钢中
,这种层状撕裂是和具有不利的带状或片状非金属夹杂物有关的。
另外,“劈开”这个词和更常用的“分层。这个词用来说明次生裂
纹,它们多少是可以互换的。在纵向缺口试样的试验中,次生裂纹
的张口平行于轧制面。这种现象与控制轧制过程中由终轧温度过低
而产生的铁素体有关。分层与夹杂物的形态无关,但是对它们的真
正的起因却都未能给予适当的描述。
我不知道,这样的劈开是否已在实际的破坏中观察到了,但是
在室温下,在光滑的拉伸试样中已经看到了。在实际结构中似乎还
没有证据说明试样中容易出现分层的钢就是不好的。对分层还要进
行细心的研究,直到有了较好的理解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