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骨水泥的应用技术-材料样品分析显微镜
骨水泥的应用及问题
骨水泥填充固定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关节置换的手术效果及成
功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骨水泥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和提高。
根据骨水泥技术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每阶段技术状态与水平如
下:
第一代骨水泥:①属非低黏稠度骨水泥;②临床中用手搅拌;
③指压法填人髓腔,注入压力不够,骨水泥与骨相嵌不充分;④不
重视髓腔冲洗,血液混入骨水泥中,降低了骨水泥的自身与充填质
量;⑤假体内侧缘有锐角,切割骨水泥。
第二代骨水泥:①属低黏稠度的骨水泥;②手搅拌;③髓腔远
端使用髓腔栓;④用水泥枪加压注入;⑤注意将股骨柄内缘设成呈
圆形。
第三代骨水泥:①新型低黏稠度的骨水泥,流动性好,湿沙期
骨水泥更深入骨组织间隙而与之交织;②真空离心搅拌;③脉冲加
压冲洗髓腔;④应用髓腔栓;⑤采用中置器,使假体柄远端2/3处
始终位于髓腔正中,其四周留下的空隙被骨水泥填满后形成的骨水
泥层厚度均匀;⑥骨水泥枪加压注入。
随着现代骨水泥技术的应用,人工髋关节股骨假体的长期疗效
得到了提高
但髋臼假体的远期松动率并没有明显下
降,髋臼假体松动已成为骨水泥假体失败的主要原因。因此关于骨
水泥和非骨水泥假体的选择上尚存在争议,因为植人假体的正确选
择将直接影响到人工关节置换的长期疗效。目前一般观点认为,髋
臼假体的生物学固定长期疗效优于骨水泥固定,而股骨假体的骨水
泥固定则优于生物学固定。在临床应用方面,老年患者的全髋关节
置换手术一般选用外层多孔的非水泥固定髋臼假体和骨水泥固定的
股骨假体,即混合型全髋关节置换。对于年轻的患者则选用非骨水
泥固定假体比较合适。
应用骨水泥临床表现出的副作用主要为心血管系统反应和猝死
等,原因包括:①单体吸收后周围血管扩张,引起反射性心动过缓
;②单体引起的过敏反应导致血管活性物质释放;③骨水泥填塞过
程中的压力造成脂肪、空气等进入血液循环形成栓塞。因此,使用
骨水泥枪应由浅入深地注入骨水泥,同时使用排气管以减少髓腔内
的压力。另外,骨水泥还可因机械压迫或热损伤造成周围血管、神
经和其他组织器官的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