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盐岩储层样品几何形状的孔隙计量显微镜
流体退出效率
退出效率是指从较大压力降到较小压力时岩石样品中非润湿相流体
(通常是汞)退出的体积百分比。实验表明,碳酸盐岩储层中汞退
计算汞退出效率和预测油气开采效率的基础是孔隙孔喉大小、形状
及连通数量。先用树脂铸入具有几何形状的孔隙和孔喉的碳酸盐岩储层
样品,然后用酸把样品溶蚀掉。那么只剩下不能溶蚀的树脂则是原来的
孔隙和孔喉,放在显微镜下或用扫描电镜对其观察或研究。退出效率的
计算是需要非润湿相流体较大压力下注入量与之后较小压力下的退出量
。一般来说,该过程涉及干净岩石样品的水银注入与回收。
当非润湿相流体充注而把岩石中润湿相流体排驱出去的充注曲线被
石油工程师称为排驱曲线。而当润湿相流体充注而把岩石中非润湿相流
体排驱出去的退出曲线被称为吸人曲线。充注过程是非润湿相流体注入
岩石并排出润湿相流体的过程。退出过程(吸人过程)则是润湿相流体
注入,把已充注在岩石中非润湿相流体排出的过程,其中非润湿相流体
是部分排去,剩下部分仍然被囚困在孔隙和孔喉网中。高退出就是低吸
人,即当压力降低岩石排出高百分比非润湿相,也就是高退出效率或高
采收率。
要考虑岩石地球物理性质,同时必须也要考虑流体性质和排驱机理
流体性质不变的情况下,采收率主要取决于:①孔隙与孔喉半径比
;②孔隙间的连通性;③孔隙分布的均质性;④孔喉的粗糙度。孔隙与
孔喉半径比是采收率基础,因为小孔喉连接大孔隙的结构是很难采收的
。当非润湿相流体从小孔喉一大孔隙结构的体系中退出时,非润湿相流
体会被小孔喉阻隔而在大孔隙中留下大量孤立的流体。这种现象称为囚
困现象。孔隙的连通性取决于孔隙的配位数,即一个孔隙周围有多少个
孔喉配位。孔隙分布的分选性是指岩石中孔隙和孔喉大小分布的均一程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