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类型相分析矿物显微镜-碳酸盐岩油藏模型
将裂缝描述融合于油藏模型的方法、应用以及所得到的成果
。该研究也是中东某油田油藏描述和流动模拟研究的一部分。综合
油藏描述方法是将所有可用的数据集成在油藏模型中,包括了测井
、岩心、地质解释、地震(构造解释及反演得到的孔隙度)、裂缝
网络和压力恢复测试。研究使用了随机方法,即同时建立多个油藏
模型来量化未来生产动态的不确定性。
油藏属性采用地质统计方法生成,如孔隙度、渗透率和水饱和
度,并与地下岩石类型相吻合。岩石类型的描述基于岩心和测井数
据。此外,使用地震解释孔隙度场约束影响渗透率场的孔隙度场。
文中,这种方法得到的渗透率分布被称为基于岩心的渗透率场。由
于通常岩心测量代表了岩石的基质属性,因此以上提到基于岩心的
渗透率也就是基质渗透率。
通常研究发现试井解释渗透率与厚度加权岩心渗透率平均值并
不一致,岩心分析和试井解释的尺度不同会造成这种现象,取心岩
样仅有数英寸,而试井解释的探测半径为井筒周围数百英尺的距离
。此外,裂缝和高渗透条带的存在进一步加剧这两种数据的差异。
这两种方法得到的渗透率的差异可能很小,也可能相差达到三个数
量级。因此,仅仅基于岩心测量进行的油藏描述不能与试井解释结
果相吻合,而需要进行恰当地修正。
岩心渗透率与试井渗透率的比较,需要考虑一下几个因素:
(1)研究区域:岩心分析建立的模型的渗透率应当能够代表试
井探测半径内所有区域的渗透率。
(2)测量尺度:由于岩心尺寸与试井探测半径存在的差异,因
此需要一个恰当的粗化技术来处理岩心试验的渗透率。
(3)流动特性:分析井筒周围的流动特性同样非常重要,需要
一种径向粗化技术来反映井筒周围径向流动特征。
考虑这些条件,可以计算出每口井岩心渗透率与试井解释渗透
率之间的比值。研究发现,当没有大裂缝时,比值近似为1,但在
裂缝发育区域,比值大幅升高。岩心渗透率与试井测量渗透率之间
比值较大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裂缝网络与井筒相联通。
本文的研究中,多个裂缝模型的实现是根据地震数据、井筒成
像测井、岩心分析和动态数据随机建立。此外,裂缝的属性,比如
裂缝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各向异性分布,也是在网格范围内来建立
的。但主要的难点仍然是如何将裂缝网络模型与以上分析的试井信
息在油藏静态模型中相集成,从而建立一个有代表性的流体流动模
拟模型。
研究的油田发育天然裂缝的碳酸盐岩油藏,这类油藏通常用双
重介质模型来描述,双重介质模型中裂缝、基质属性各不相同。然
而,由于该油藏基质属性相对较高,决定采用传统的单重介质模型
进行研究。前人研究表明,在很多实例中可以使用单重孔隙度模型
来充分地表征双重渗透率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