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岩孔隙度孔洞、铸模实验矿物分析显微镜
成岩作用增大的孔隙可能与以下边界一致:古含水层、影响古地貌
的一些古地貌特征或者裂缝及连接缝。这也就意味着增大的孔隙与以下
边界一致:现今或者古构造高点、含水层的斜坡、蒸发渴湖的形状或者
其他一些可以流进化学活性水发生水一岩反应的体系(很好的例子就是
墨西哥海岸带广泛分布的洞穴)。
要做的是追踪“成岩作用路径”,指出创造储层孔隙的过程并判断
埋藏过程中成岩事件的相对时间。这并不是很简单的事,因为埋藏过程
中不同时间发生的多期成岩事件形成了较后的孔隙体系,犹如多期曝光
影响一张照片的较后图像。所幸的是,一些简单化的成岩作用可以解决
问题。事实上,多数的成岩过程都需要活性流体流过围岩中联通的孔隙
,当流体运移时发生水一岩反应。大规模的岩石移除(如洞穴、洞窟、
塔状地貌以及其他喀斯特地形)需要大量的不饱和水。如此大量的水除
了在地表或者浅层地下含水层,其他地方是不可能的。以此推断,大规
模的溶蚀成岩作用在埋藏史中是相对早的成岩事件,这同样适用于广泛
分布的孔洞、铸模孔及通道。白云石化作用通常(但不绝对)与蒸发岩
以及碳酸盐岩地层向上变浅的旋回相关。埋藏成岩作用增加孔隙必须伴
随一些保存孔隙度和渗透率的模式,通常是从原岩继承的沉积构造和原
生的亚稳定的矿物组分。埋藏流体运移的通道可能不会正好与原始沉积
相的面积和形状匹配,反而可能与古地貌或者现今构造有关,古地貌或
者现今构造等值线可能切断沉积相,这样就形成一个有趣的三维几何学
与地质学的复合体。
成岩作用与孔隙度的减小
减小孔隙度的成岩作用过程包括一些增大孔隙度的成岩作用——重
结晶作用和交代作用,而胶结作用和压实作用只减小孔隙度。当晶体沉
淀充填孔隙空间时就发生胶结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