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结致密的岩层油藏孔隙度计量便携显微镜
初次运移
生油的地化证据表明构造和地层圈闭不能生烃,尽管在此发现
石油。油藏是孔渗性地质体,而烃源岩是被压实、不渗透的泥页岩
,排替原油的方式则不那么显而易见。页岩压实排水数据表明,在
温度尚未达到生油门限前,大部分地层水已被排出。
沉积物开始聚集时就存在压实作用,混合有机物的疏松、细粒
沉积物中含50%以上的水。随着埋深增加,构造沉降和沉积物连续
沉积,隙间水被排出,则孔隙度降低和密度增加。颗粒被紧密压实
后,胶结物在裂缝流体中沉淀,形成胶结致密的岩层。
大部分原油是在页岩完全压实后形成的,所以原油排替就不可
能发生在页岩压实的过程中。在压实过程中,局部能排出原油,但
条件是快速埋藏产生异常孔隙压力或异常高温。Barker认为原油
可从烃源岩顶和底排出,理由是在埋藏过程中,压力梯度增加¨引
。孔隙水排出后,原油在富含有机质的页岩中生成,并形成连续相
,沿应力产生的线状通道运移。
有些黏土矿物(通常是蒙脱石)的晶格内含有束缚水,当变为伊
利石时,束缚水就排出,这个过程需要温度约为200 °F,正好在
生油窗内,所以页岩中的蒙脱石,可以辅助原油初次运移。
二次运移
油藏存在于水环境,烃类从烃源岩至圈闭的运移过程自然与毛
管力和水文条件相关。.不同油藏,粒径分布、孔道迂曲度、孔隙
度、渗透率、岩石化学特性和流体都相差很大。由于水普遍存在,
所以毛管力、浮力和水文条件在所有情况下都适用。
油滴在饱和水的岩石中运移,受毛管力阻碍,毛管力与孔隙大
小、油水界面张力和油在岩石表面黏附(润湿性)有关,它可通过大
小均匀毛管的接触角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