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度对于底栖生物遗迹化石样品分析图形显微镜
盐度
对几乎所有底栖生物来说,盐度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还没有哪个
物种既可以代表海相环境,又能指示淡水环境。生活在微咸水和过咸水
中的生物,能够适应盐度的变化,这就意味着这些生物可以适应不同的
渗透压。这些生物被称为广盐性生物,相反的就叫窄盐性生物,它们包
括了大部分海水和淡水生物种类。窄盐性生物不能忍受或只能忍受微小
的盐度变化(参见Fiirsich,1994)。因此,一些高分类单元全部、或几
乎全部属于这个范畴:腕足动物、棘皮动物、多毛类、星虫类、蜢虫类
、须腕动物和前支和后支蜗牛均为海相类型,如同三叶虫一样。同样地
,昆虫、有肺蜗牛和大多数寡毛类为淡水代表。
行为习性并非如此。水体中盐度对食泥习性、捕食等将要解决的问
题和获得的技巧的影响很小。因此,尽管造迹生物的亲缘关系相差甚远
,但许多遗迹化石可同时出现在两种环境中。
微咸水和过咸水的情况不同。在多数情况下,这两种环境受严格的
盐度梯度和波动的控制,只有少数广盐性生物才能生存。微咸水环境处
于海相和淡水环境之间的瓶颈部位。微咸水群落表现为低分异度和小型
个体。环境的波动,或是潮汐或是季节性的变化,使得群落保持在早期
序列阶段,以机会分子为主,局部或暂时性地可达到很高的密度。
淡水生物倾向于小型、孤立和可变性。当然,在比较长久的湖泊和
河流环境中,稳定的盐度可以产生较高的分异度,可以发育比微咸水环
境中更成熟和复杂的群落。尽管如此,其分异度和梯序还达不到海相顶
极群落的程度。
遗迹化石显示同样的情况。Ekdale等(1984a)认为,不同盐度环境
中的遗迹学很难总结。尽管已经发表了大量的实际材料,而由于环境的
多样性、时空上的多变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