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显微镜上对牙釉质不同部位观察龋损
在光学显微镜水平上对牙釉质不同部位破坏程度差异的解释是与假设釉柱、柱鞘及柱间牙釉质的组成不同有关的。然而,现在一般都同意釉柱之间和釉柱内部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唯一可见到的差异是晶体方向的不同。曾假定率先受溶解的组织位于晶体呈现两端相接的部位。釉柱不同部位晶体方向的差异,可用以解释龋损的侧方与前端在显微放射照相上的不同表现。然而,用透射电镜对釉质小龋损进行的详细研究未能提供支持上述假设的证据。 曾试图将电镜下见到的龋坏牙釉质的特征与偏光显微镜所确定的病损破坏程度相联系。方法是在牙齿磨片上测量龋损各个部位的空隙容积,这个磨片的部位邻近于用透射电镜检查的磨片部位。对横断釉柱方向的标本检查的结果表明:除非标本采自具有约25%空隙容积的部位,否则不能查到明显的晶体间微隙及晶体本身的损伤。这样,用透射电镜可以认出改变的最早部位是病损体部,而第一层及第二层则看不到改变。
(本文由上海光学仪器厂编辑整理提供, 未经允许禁止复制http://www.sgaa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