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微量元素微观结构截面分析光学显微镜
构造地球化学条件
煤中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一般受大地构造和古地理环境等因素
控制。构造运动的形式包括岩浆活动、断裂作用、褶皱作用等。岩
浆热液作用对煤中微量元素的影响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岩浆热作
用使煤经受热解造成煤中与有机质结合的元素散逸(如C1,Dr),同
时使煤中矿物质含量相对增加,因此与矿物质结合的元素含量增加
;二是岩浆作用所带来的挥发分及被其活化的元素一起进人煤层,
使这些元素含量增加;三是岩浆作用晚期热液活动造成许多热液脉
侵入煤系地层,使与热液活动有关的元素增加的阳泉和晋城矿区山
西组煤高。其中,东塔矿区有岩体侵入煤层,
富锗煤层常常分布在古老地块边缘活动的地带,并且与含锗母
岩和古水文网的分布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构造活动越是强烈的地区,煤中砷的含量越高,这种特征是由
砷的富集机制所决定的。砷在煤中的富集作用,一方面取决于母岩
中砷的背景含量,另一方面取决于是否有丰富的水介质将砷从母岩
中迁至沉积盆地。构造活动强烈的地区,地下水(特别是地下热液)
和地表水流动通畅,使母岩中砷能充分迁移至煤盆地,从而使砷在
适当的条件下发生富集作用。
铀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受地质构造控制,晚第三纪含铀褐煤矿床
多产于盆地基底不整合面上,早中侏罗世含铀煤矿床多见于沉积建
造内不整合面下,早第三纪含铀褐煤一般位于含煤岩系内。
煤中的汞的含量与煤层所处的地质环境有关,例如:陕西神木
北部侏罗纪煤田未受到岩浆活动的影响,
煤中硫与有害微量元素之间的关系,多体现为黄铁矿与其共生
微量元素之间的关系,尤其重要的是以类质同象形式存在于黄铁矿
晶格之中的微量元素。根据电子探针(SEM能谱)、中子活化的测试
成果,就煤及其顶底板中各种黄铁矿与共生微量元素的关系进行分
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