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损过的表面的硬度实验室专业显微镜
实验室研究(将在下面提到)表明,对于前两种磨损形式。钢和铁
的抗磨粒磨损性能与宏观性能(例如硬度)有密切的关系。这里提到的
硬度按理说应该是被磨损过的表面的硬度。由于加工硬化,这种硬度
高于原始硬度。遗憾的是对已磨损的表面进行硬度测量比原始硬度的
测量要困难得多,通常只能用原始硬度(磨损前)来比较耐磨性。这种
方法对于普通钢是可行的,因为其原始硬度与巳磨损的表面的硬度具
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但对于奥氏体锰钢则不适合,这种锰钢的原始硬
度很低,它不能代表被磨损后表面的高硬度——或者说不能反映出它
的高耐磨性。在凿削式、磨损条件下锻钢和白口铸铁的耐磨性与原始
硬度的关系。除了上面提及的奥氏体锰钢的特殊情况以外,耐磨性与
硬度都可以建立相应的关系。但是在低应力磨损的情况下,在相类似
的范围内钢和铁的耐磨性与硬度几乎不可能建立对应的关系。
为了清楚起见, 更确切地说,按一个完善的学科分类法,可以
将磨粒磨损分为三种经验形式。最近的研究表明,磨粒磨损研究的另
外一种方法是研究磨损的详细机理。原始硬庹(HB) 锻钢、白口铸铁和
12纬锰钢的耐凿削式磨损性能
更重要的是各种类型磨粒磨损的机理都是相类似的。因此所要回
答的问题是,如果金属迁移的机理基本上是相类似的,为什么在不同
类型的磨粒磨损条件下材料具有不同的磨损特性。需要做许多工作来
解释这种现象,把上述的观察连同早期的工作综合在一起,就可以认
为磨损伤痕的尺寸与显微组织存在着一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