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岩储集层孔隙结构基本特点-颗粒计量显微镜
油气依靠油气聚集驱动压力为动力向砂岩孔隙空间运移的机理。首先从
分析砂岩储集层孔隙结构的基本特征入手,然后着重探讨油气聚集驱动压力
对原始油气饱和度形成所起的关键作用。
砂岩储集层孔隙结构的基本特点砂岩储集层是由性质不同、形状各异、
大小不等的碎屑粳粒经泥质(粘土矿物)、灰质、石膏质胶结而成,颗粒与颗
粒之间未被胶结物所充填的地方便构成孔隙空间。显然砂岩储集层都具有
一定的孔隙度、渗透率及不同大小的孔隙喉道,但由于颗粒分选好坏、颗粒
的形状、胶结物中的泥质含量及灰质含量的多少,以及成岩作用、成岩后生
作用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各类砂岩储集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孔隙喉
道半径大小各不相同,即仗同一块岩心所测得的孔隙度、渗透率,也是由大
小不等的孔隙喉道所组成,此点已被压汞毛细管压力曲线所证实。
实验室测定的压汞毛细管压力曲线与油气藏的油气饱和度形成过程的机
理基本相似,其相似点是:都在种驱动压力作用下非润湿相首先驱替大孔道
中的润湿相,然后依次驱替小孔道中的润湿相,并在其中聚集起来;不同之处
是:实验室将汞当成非润湿相,汞蒸气当成润湿相,其润湿相体愁相当于残余
在微细孔道中汞蒸气的体积,而油气藏中的油气为非润湿相,水为润湿相,从
束缚水饱和度定义可知:其润湿相体积相当于残余在微细孔道中水的体积与
含油气孔道中颗粒表面吸附的薄膜水体积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