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矿物孔隙度微观分布分析图像显微镜
混合润湿的岩心会表现出某种程度的末端效应(如润湿相被驱替,弱湿
系统也会表现出末端效应)。在测量相对渗透率时,需对边界效应加以适当
考虑,这意味着要采用测得的毛细管压力数据,并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
由于对流速敏感的微观分布和在毛细管压力函数中可能存在的速敏性,该
法的有效性很值得怀疑。使用分布的测量也是有用的,因为这样可以对所
进行的任何与过程焉史的拟合提供更高的置信度。
研究表明,毛细管压力和粘滞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导致这些中等和
混合润湿情况出现非经典性的特征。毛细管压力并不引起分散,而是能够
起到强化驱替的作用。与高速驱替相比,低速驱替可表现出有更高的无水
采收率。幸运的是,低速特性更能代表储层。这种特征是不能简单地应用
渗流理论来进行描述,特别是如果局限在线性流动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为
了从概念上描述该过程,模型必须允许流动与主方向垂直,甚至还允许反
向流动。此外,模型还需要详尽的网格,以便将引起所观察到的现象的那
些性能变量(孔隙度、渗透率和毛细管压力等)包括进去。迄今为止,象这
样全面和详尽的方法还未见有人发表。因此,非稳定状态试验的分析还不
能算作一个自动的过程,这里仍然存在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
其它实验方法也同样具有局限性。对于离心法和稳定状态法来说,对
孔隙范围内毛细管压力和粘滞力(及重力)之间平衡的敏感性都是一个疑难
问题。这就再次表明,在中等或混合润湿情况下,为确立这些方法的有效
性而开展进一步工作将会是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