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型储集层与碳酸盐岩矿物分析显微镜
多孔型储集层
多孔型储集层与碳酸盐岩有关,而且其形成条件不同。碳酸盐岩中的
孔洞,能在岩石沉积的过程中形成,也能在岩石沉积之后形成。
礁块的多孔石灰岩和白云岩可看成是第一类多孔储集层,由于珊瑚类
和石灰藻的活动,在海滨地带的海底上形成了礁灰岩。礁灰岩的多孔性,
是由岩石中原始有机质的分解而形成原生孔洞造成的。礁灰岩的特点是无
碎屑颗粒,块状结构(没有规则的和明显的层理)和富含孔洞。这些孔洞可
被原生的或次生的碳酸盐所充满。礁灰岩常受次生白云岩化作用。后者在
颇大的程度上消除了礁灰岩的生物构造。
由于近代的礁块的研究,查明了礁块内的多孔性及孔隙度变化。此外
,还发现礁块的孔隙度有时是由钻蚀动物造成的,这些动物把岩石破坏得
只剩下了一些碎屑。这些碎屑重新沉积,在礁块斜坡上形成高渗透的沉积
物。
树枝状的珊瑚类或者海浪的冲击也能造成孔洞,同时,还查明其它生
物及化学过程都使孔隙度减小,把全部礁块胶结成坚硬的岩石。具有溶洞
的碳酸盐岩是第二类多孔储集层。
含碳酸和有机酸的地表水渗入岩石,溶解了碳酸钙镁,以及钠、钾盐
,因而就加大了渗滤孔道。水对石灰岩的破坏最为厉害,而白云岩受到的
作用并不大。与喀毖持现象有关的孔洞尽管不多,但也能在白云岩,石膏
及盐岩中形成。当岩石有裂缝时,溶解作用大大加强,岩石裂隙促进了地
表水向岩石内部的渗透及循环。
因此,第二类多孔储集层的多孔性与不整合现象有关,由于不整合,
岩石被推向地表,以致于使地表水渗入岩石。
不同程度白云岩化的石灰岩的孔隙空间结构研究表明,根据孔隙空间
结构,这些岩石也同样具有典型的多孔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