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质集料混凝土工艺微观分析矿相显微镜
现代建筑对高性能混凝土(或高强混凝土)的需要愈来愈多。但高
强混凝土的配比设计还缺少一些基本的系统方法。尽管如此,高强混
凝土的配比设计仍有一些共同点。混凝土的工作度可以由掺人适宜量
的高效减水剂来控制,用水量的选择则应是基于强度考虑的水灰比。
应避免使用过多的胶凝材料,以控制收缩。采用的水泥多为硅酸盐水
泥,但应有较高的细度。掺人引气剂时,可采用尝试误差法确定适宜
的混凝土配比。有些建筑结构对混凝土的早强或后期强度,以及其他
一些性能,如弹性模量等会有一些要求,这在配比设计时应予以考虑
。
与普通混凝土相同的是轻质集料混凝土的强度与水灰比有一定的
关系,另外轻质混凝土也可以采用与普通混凝土类似的方法和步骤进
行配比设计。但是,对于轻质混凝土准确地确定轻质集料吸附的水分
和存在于集料颗粒之间的自由水分则非常困难。这不仅是因为轻质集
料有较高的吸湿性,而且还因为轻质集料的吸湿速率有很大的不同,
有的集料要在数天后,才能达到湿饱和状态。要可靠地测定饱和面干
状态下的密度也较困难。因此,自由水灰比取决于搅拌时集料的吸湿
速率及集料的湿含量。这样水灰比也就较难被准确测定,这也是轻质
集料混凝土的配比要以水泥用量为基准的原因。
经生产出的轻质集料多为干料,并且易于离析。若在搅拌前使集
料达到湿饱和状态,则在同样的水泥用量和工作度条件下,混凝土的
强度会下降5%一10%。这是因为最初的搅拌水可维持工作度,而在凝
结时,干料可以吸收部分水分,使实际的水灰比下降,强度也会相应
提高。集料处于湿饱和状态就没有这一有利的影响。这一过程与混凝
土的真空脱水工艺相似。采用湿饱和状态下的集料还会增加混凝土的
密度,并且有损于混凝土的抗冻融循环能力。另一方面,采用高吸湿
性的轻质集料,则不容易获得具有足够工作度和内聚力的混合料。若
集料的吸湿性超过10%,则要对集料进行预润湿处理。经最初润湿的
集料在浸入水中后,比干集料有较高的吸水量。这可能是由于水更容
易进入表面润湿集料的孔隙中。
对于给定的集料、气体含量及坍落度,轻质集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与水泥用量有直接的关系。